
怎么样帮助孩子改掉做事墨迹拖拉的习惯
第一,父母停止催促
当孩子做事墨迹拖拉的时候,父母不停地催促会打乱了孩子的步伐。过度的催促,会让孩子以为父母在指责他,会引发不自信、情绪低落,甚至对抗情绪。反之,父母假如能防止因焦虑致使的情绪对立,伴随孩子一块慢下来,帮助孩子一块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,孩子反而会想改变。
第二,拟定家庭规则,让孩子承担后果
拟定适合的家规,会大大加强孩子的做事效率。譬如,对于一直写作业太拖拉的孩子,可以规定需要先写作业才能玩耍或看电视,不然就取消出去玩耍的时间。对于在生活上拖拉的孩子,可以规定起床起晚了就要承担起晚的后果,吃父母吃剩的事物或需要把房间整理好才带出去玩等等。
第三,让孩子了解时间的重要程度
孩子还非常小,对于时间没一个定义,不了解半个小时是多长时间,一个小时是多长。这时,爸爸妈妈在平时就要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。譬如,孩子早上刷牙洗脸,和孩子约定好十分钟洗漱完毕。这时爸爸妈妈要从孩子进入洗漱间开始计时,直到时间结束。慢慢的,孩子就能感觉到十分钟是多久,做任何事的时候就会拥有时间的定义,提前有我们的计划。
第四,给孩子设订做事的时间期限
贪玩是不少孩子的特征,也不可能不让孩子玩,所以一方面要照顾孩子的心情,一方面也要给孩子肯定的重压。布置的事情,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。完成了就夸奖孩子,给孩子适合的奖励,切忌物质奖励。没完收获要遭到惩罚,譬如取消答应去游乐场玩的机会,或者买玩具的机会。当然也会遇见孩子反抗,但父母不要心软。
孩子做事墨迹拖拉是什么原因
1、爸爸妈妈的“越俎代庖”
很多父母,见孩子做事慢吞吞的,心一急便亲自披挂上阵,代替孩子写作业、整理房间、着装穿袜子等。任何事都代劳,容易让孩子责任意识单薄,散漫没约束。遇事,依靠心理和畏难情绪自然地产生,一定能拖就拖。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,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整理的人。
2、不感兴趣,缺少吸引力
有时孩子之所以墨迹是由于对这件事情,不感兴趣。在孩子的心里,学的吸引力不如睡觉,刷牙洗脸的吸引力不如看动画片,缺少兴趣,也就缺少动力。
3、缺少时间定义
孩子做事爱磨蹭,一般是由于他们时间定义较为模糊,不像成人一样具备时间紧迫感。孩子并不了解把一件事尽快做完后,会有哪些更好的结果,也不觉得自己慢有哪些不好的。
因此,父母在帮助孩子改掉做事墨迹拖拉的习惯时,应停止催促,拟定家庭规则,让孩子承担后果,让孩子了解时间的重要程度,并给孩子设订做事的时间期限。同时,父母也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做事墨迹拖拉中的一些缘由,防止过度干涉和代劳,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自主性,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。